妮妮宝贝0703
大家去西藏游玩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这种叫做藏马熊的动物,那藏马熊为什么叫藏马熊呢?
主要信源:(红星新闻——游客西藏近距离偶遇藏马熊,当地称确有“熊出没”但未伤人,专家建议不接触不投喂)
西藏北边有个地方叫那曲,往高了说是在青藏高原的肚脐眼上,长江、怒江、拉萨河这些大江大河都打这儿发源。
本地人管这儿叫“中华水塔”,意思是咱中国的水缸缸底。
这地方山高草密,养活的动物都带点稀奇劲儿:雪豹蹲在山崖上晒太阳,兔狲钻草甸子逮老鼠,藏马熊晃悠着翻石头找吃的。
要是开车走青藏线,十有八九能在路边看见野物。
那曲林业局的工作同志统计过,光雪豹这一项,底下11个县区全拍到过它们的脚印。
雪豹是高山上的大王,有它们活得好好的,就说明这地方兔子岩羊少不了。
这些年生态好了,野生动物见着人也不那么慌张了。
尤其是藏马熊,胆子越来越大。
今年四月有游客在酒店楼上瞧见新鲜事。
四头熊排着队逛大街,三大一小晃晃悠悠翻垃圾桶。
藏马熊出来溜达不算新鲜,最近又有一帮游客在公路边撞上大场面。
半山坡蹿下来个壮硕家伙,浑身黑毛油亮亮,脖子边上一圈白毛特别显眼。
游客车里炸了锅,胆小的直往座位底下缩,喊着“锁窗锁窗”。
偏偏几个胆肥的,不但摇下车窗扔面包火腿肠,还举着手机下车凑近了拍照。
那熊也怪,跟受过训练似的,前爪扒着公路边沿,接过吃的就蹲在那儿嚼,活像景区里表演的熊。
有人拍了视频发网上,看着挺乐呵。
但护林站的老扎西急得直拍大腿:“这些娃娃不懂事!你现在喂得欢,以后它见车就拦!”
这话有道理。藏马熊正经名字是西藏棕熊,跟东北老林子里的大棕熊是亲戚。
在熊家里算跑得快的,撒开腿追汽车都不费劲。
青海那边统计过,三四年功夫就发生过14起熊伤人,9条人命交代了。
牧民最懂它的厉害,家家盖房都得修“防熊屋”:水泥墙里夹钢筋,大门前头挖深沟。熊晚上摸上门来,扑通就掉坑里。
这熊长得也特别,浑身毛又厚又长,大腿上毛长得能拖地。
站起来比大高个还猛,壮实的能上八百斤。
别看长得笨,动作快得很。
早些年山里人见它跑起来跟马似的,才给起了“马熊”这外号。
它吃肉也比别的熊狠。
高原上草根树皮少,逼得它们见天琢磨打猎。
三江源保护区算过账,在牧区偷吃的熊占一成半,伤人的占半成,祸害过两百多回。
有个事得讲明白:熊伤人分两种。
一种是被你吓着了,跟你玩命;另一种是跟你混熟了,直接拿你当点心。
印度红树林的吃人虎就是例子。
老钻林子砍柴的,冷不丁就被老虎拖走了。
峨眉山的猴也是这么惯坏的:游客爱喂零食,现在见背包就抢。
去年五月有对母子在山坳挖虫草,母熊护崽,冲过来就把人脑袋拍开了花。
林业局小王在仓库翻出个记录本:去年光那曲就处理了三十多起“熊扰民”。
他说得实在:“咱是保护动物的,可更得保护人。你跟熊脸贴脸照相,以为它冲你笑?那是找角度下嘴呢!”
“要是赶上熊饿得慌,或者带崽的母熊,十斤火腿肠也买不来平安。”
这话不是吓唬人。
三江源去年有只壮年公熊,吃惯了游客扔的方便面,后来堵住个货车司机要吃的。
司机吓得跳车跑,熊钻进驾驶室没翻着吃的,一巴掌把方向盘拍断了。
现在管得严了,看见熊出没就喊巡逻队拿驱熊炮赶。
那炮仗“砰”一声,熊窜得比兔子还快。
可总架不住有游客偷偷摇窗缝扔吃的。
前几天还有个小姑娘被熊舔了手指头。
舔的时候是湿乎乎的,要咬下去可就是血呼啦差了。
这道理跟养狗一个样:你老给野狗喂食,下回它见着生人就扑。
这玩意儿在护林员手册里写着呢:“接触即伤害”,人和兽都适用。
对此您怎么看呢?
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#MCN微伙伴计划#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