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老张,45岁北京土著,8年旅游自媒体生涯,那曲归来分享心路历程

那曲 更新于:2025-08-14 09:26
  • 123
    我叫老张,45岁,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做旅游自媒体已经8年了。上个月刚从西藏那曲回来,这趟旅程让我深刻意识到:那曲不是随便就能去的地方。
    第一次听说那曲是在一个驴友群里,有人发了几张羌塘草原的照片。蓝天白云下成群的藏羚羊,瞬间点燃了我的向往。但真正到了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区,我才明白什么叫"眼睛在天堂,身体在地狱"。
    高原反应来得比预想的猛烈。刚到酒店就头疼欲裂,像有把锤子在敲太阳穴。同行的摄影师小刘更惨,直接吐得昏天黑地。我们带的红景天根本不管用,最后还是酒店前台给的藏药救急。这里昼夜温差能达到20度,白天晒得皮肤发烫,晚上裹着羽绒服还直打哆嗦。
    最要命的是交通。从拉萨到那曲的公路看似平坦,实则暗藏杀机。我们的越野车两次爆胎,有段路还被泥石流冲垮了。当地司机说这叫"常态",他们每个月都要遇上几次。手机导航在这里就是个笑话,经常显示"信号丢失",有次我们差点开进沼泽地。
    吃住条件比想象中艰苦得多。所谓的"星级酒店",晚上十点就停热水。有家网红藏餐馆的酥油茶确实正宗,但连续喝三天后,我们几个的肠胃都提出了抗议。最难忘的是在班戈县找厕所的经历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旱厕会给你怎样的"惊喜"。
    但要说值不值得?站在色林错湖边看日出时,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,成群的斑头雁从头顶飞过;在羌塘草原深处遇见藏族牧民的帐篷,老阿妈递来的热腾腾的酥油茶带着阳光的味道;夜晚的星空近得仿佛伸手就能摘到...这些瞬间让我明白,为什么有人说"去西藏会上瘾"。
    现在我的电脑屏保还是纳木错的照片。每次看到那片湛蓝,就会想起藏族向导说的那句话:"这里的山会说话,水会唱歌,只是你们城里人要学会听。"准备明年夏天再去一次,这次要带上抗高反的药和更厚的羽绒服。
    有些风景注定要用艰辛来交换,而那曲教会我的正是:真正的旅行从来不是享受,而是一场修行。
    所以啊,那曲这地方真不是谁都能去的。海拔高得吓人,连喘气都费劲,更别说玩了。你要是没点高原经验,还是老老实实去林芝、拉萨这些地方吧。职场也是一样,别看着别人升职加薪就眼红,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扛得住那个压力。 有些坑,跳进去容易,爬出来可就难了。记住,量力而行才是职场生存的第一法则!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