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805416974874
![]()
有种的人!”西藏那曲,一男子驾车路过羌塘无人区时,竟看到了一名“独腿”徒步者,对方拄着拐杖,独自走在无人区里!男子看对方不容易,主动提出载他一程,结果却遭到了拒绝,而对方接下来的话让他无比佩服!网友:这就叫身残志坚!
男子叫李军,跑运输的,常走青藏线,见过不少徒步的,但独腿走无人区,还是头一回见。他把车停路边,摇下车窗喊:“老乡,这天儿快黑了,往前还有一百多公里没信号,上车吧,我捎你一段。”
徒步者停下脚步,转过身。他戴顶旧遮阳帽,脸上晒得黝黑,左裤腿空荡荡的,用根宽布条绑在膝盖下,右手里的金属拐杖磨得发亮。他摆摆手,声音有点哑:“不用,谢谢。”
李军愣了下,这干脆得不像客气。他推开车门下来,走近了才看清,徒步者背上的大包快到他胸口高,侧面挂着帐篷和睡袋,腰上还别着个军用水壶。“你这……一条腿怎么走啊?这路坑坑洼洼的,万一崴了脚,喊人都没人应。”
徒步者把拐杖往地上顿了顿,稳了稳重心,咧嘴笑了笑——不是那种勉强的笑,挺实在:“习惯了。我从格尔木出发,走了三个多月,就差这最后一段到拉萨了。搭车的话,前面的苦不就白受了?”
“白受?”李军没明白,“遭这罪图啥啊?坐车快多了,还舒服。”
“五年前在工地上摔的,左腿没保住。”徒步者说得轻描淡写,像说别人的事,“躺医院那会儿,医生说以后离不开轮椅。我就不信邪,先练拄拐杖走路,从家门口走到村口,一百米路摔了二十多个跟头,膝盖磕得全是血。后来能走稳了,就想出来走走,看看以前开车送货时没好好看过的地方。”
他指了指远处的雪山:“去年走了川藏线,今年想试试羌塘,听说这儿最难走。你看,”他拍了拍拐杖,“这钛合金的,结实,比以前用的木头拐杖强多了。每天走三十公里,早上六点起,晚上七点扎营,饿了吃压缩饼干,渴了喝过滤的雪水,挺好。”
李军看着他空荡荡的左裤腿,又看看他脚下被踩出的浅浅脚印,突然觉得嗓子有点干。他从车里拿了两壶矿泉水和一包牛肉干递过去:“拿着吧,补充点体力。”
徒步者接了,塞进包里,没多拿:“够了,谢谢。水我带得多,昨天刚化的雪,够喝两天。”他抬头看了看天,“我得抓紧走了,前面有个废弃的道班房,今晚能在那儿扎营,比野外安全点。”
李军点点头,没再劝。他看着徒步者转过身,拐杖在地上戳出“笃、笃”的声音,一步一步,不快,但每一步都踩得很稳,朝着雪山的方向慢慢走远。那背影不算高大,却像钉在地上似的,没一点摇晃。
车子重新启动时,李军透过后视镜看了很久,直到那身影变成个小黑点。他把这事发了条朋友圈,配了张徒步者的背影照,没露脸。
评论区很快炸了:“这才是真爷们儿!自己选的路,跪着也要走完,他是站着走的!”“以前觉得徒步是网红跟风,现在知道有人是拿命在丈量土地”“对比那些稍微累点就喊爹喊娘的,这毅力真能打”“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,但他的坚持,本身就是最好的结果”。
李军自己也写了句:“以前觉得‘有种’是敢冒险、敢拼命,今天才懂,‘有种’是明知道难,还非要用自己的方式,一步一步把路走到底。”
那天晚上,李军到了那曲,吃饭时还在想那个独腿徒步者。他想,等下次跑这条线,说不定能在拉萨碰到他,到时候请他吃碗热乎的牛肉面。